緩蝕技術的發展為工業清洗發展提供技術推動
用強酸清洗表面銹蝕、污垢是金屬材料表面預處理、管道和鍋爐系統清潔除垢的重要清洗手段,酸洗在金屬材料、機械、冶金、電力、化工等行業一直有著廣泛的用途。由于強酸的腐蝕性,酸洗過程常出現“過蝕”的現象,即清洗過程中不僅清除了表面的銹蝕和污垢,同時也將部分金屬基材一并清洗掉。因此,酸洗過程既造成金屬材料、酸洗液的極大浪費,同時還消耗于金屬基材的腐蝕,所以減緩對金屬基材的腐蝕作用是減少酸洗液消耗的重要途徑。
在腐蝕性介質中,加入少量的一種或數種物質,能使金屬的腐蝕速度大大降低,這種物質或復合物就稱為緩蝕劑。在酸洗液中加入的緩蝕劑就是酸洗緩蝕劑。
根據文獻記錄,酸洗緩蝕劑第一個專利是1860年英國公布用糖漿及植物油的混合物作為酸洗鐵板時的緩蝕劑。此后相關報道也相繼出現,如1872年英國發表了用動物、植物膠、麥等物的水抽提組分作為鐵的緩蝕劑。
到了20世紀20年代,金屬緩蝕劑有甲醛、蒽、喹啉、吡啶、硫脲及衍生物;40年代含氮的脂肪胺、芳香胺、雜環化合物、硫脲和硫醇已普遍作為酸洗緩蝕劑使用;50年代到60年代是有機緩蝕劑研究的鼎盛時期,每年都有大量的酸性介質緩蝕劑專利公布,70年代后復配組成的緩蝕劑增加,大量的研究工作轉向于腐蝕的理論和測試方法。
80年代出現了苯并咪唑類多種不銹鋼和碳鋼的鹽酸緩蝕劑、銅緩蝕劑和芐基季銨鹽固體多用酸洗緩蝕劑等。90年代至今所研制的酸洗緩蝕劑主要有咪唑啉類和含硫咪唑啉衍生物〔5,6〕,如SM-硫脲縮合物、IS-129咪唑啉類銅的鹽酸緩蝕劑、脫氫松香基咪唑啉類緩蝕劑〕、SH-707、IS-156、BH-2等。我國酸洗緩蝕劑的研究起步較國外晚,第一種酸洗緩蝕劑是1953年由天津重工業局化工研究所研制的天津若丁,又名五四牌若丁,其由25%(質量分數)二鄰甲基硫脲苯、20%糊精、5%皂角粉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50%氯化鈉復配而成,它是我國最早研制成功的硫酸緩蝕劑。并在天津鋼廠硫酸酸洗鋼板銹皮中得到了應用。此后,1958年由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出仿蘇的лб-5酸洗緩蝕劑;1961年沈陽化工研究所研制出沈1-D酸洗緩蝕劑;1977年由化工部化工機械研究院成功研制出硝酸酸洗緩蝕劑Lan-5,1982年研制成功多用酸洗緩蝕劑Lan-826。
多用酸洗緩蝕劑Lan-826的發明創造,為中國工業清洗發展歷史的重要技術力量,它可以用于硝酸、鹽酸、硫酸、磷酸、氫氟酸、檸檬酸、氨基磺酸、草酸、酒石酸、羥基乙酸、EDTA等16中無機酸、有機酸及其混合酸的酸洗,清除碳鋼、低合金鋼、不銹鋼、銅、鋁等金屬及其不同材質組合件表面的碳酸鈣型、氧化鐵型、硫酸鈣型、混合型、硅質型等各種類型的污垢。在國內外均處領先和獨有地位,一九八四年通過化工部部級技術鑒定。一九八五年六月榮獲國家科委三等發明獎。
藍星公司的輻射推廣拉開規模化發展大幕
1984年9月,在中國的西部名城—蘭州,一個名叫任建新的青年,帶領7名創業伙伴,創辦了中國有據可查的第一家專業化的化學清洗公司—“藍星公司”。
任建新了解到:“六五”期間,我國煤產量每年增加850萬噸。煤經常被用來燒鍋爐,當時全國有幾十萬臺鍋爐,結水垢很嚴重。厚厚的水垢影響了熱傳導,導致了能量浪費,由此每年浪費的煤就有1750萬噸之多,相當于全國兩年增產的原煤。而化機院有了這么好的酸洗緩蝕技術,如果我們把水垢清洗出去,不就節約了大量的煤炭?
任建新就想,要是成立一家清洗公司,推廣這種技術,一定大有可為。說干就干,任建新聯合了另外六名共青團員,七個人,一萬塊錢,成立了化學清洗公司。創業第一年,就清洗了上百臺鍋爐,獲得經濟效益24萬多元。藍星公司以“Lan-826多用途酸洗緩蝕劑”的技術應用和開發為主要切入,通過開展工業清洗技術服務、清洗產品生產銷售,緊緊抓住中國在80-90年代石油化工行業的高速發展的機遇,使企業自身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壯大,一度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清洗市場所占有份額達到80%以上。同時,積極協同國家有關部委,以推動工業文明生產、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為目的,以技術推廣和技術轉讓為主要途徑,培育和擴大清洗市場。
通過中國國家“星火科技推廣計劃”(86-95年全國重點科技成果推廣項目)培養行業骨干企業的成長,采用或受益于藍星清洗技術的行業服務企業近300家。在以“藍星”為首的行業企業近三十年的服務和努力下,在中國工業服務領域,初步形成了對“工業清洗”的行業認可和行業認知性的普及。
Lan-826酸洗緩蝕技術的推廣和藍星公司發展的輻射作用,使中國的工業企業認識到了化學清洗的奧秘力量,也逐漸接受了“工業清洗”這一新興行業,標志著中國工業清洗行業的初步形成。
我們正在準備出版《中國工業清洗行業30年》特刊,整理工業清洗行業歷史大事記,歡迎行業同仁積極提供企業、行業發展新聞線索(告訴大家你知道別人不知道的,你就是行業專家)。聯系電話010-80485241。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了解更多更全面工業清洗科學技術,敬請登錄《清洗世界》雜志網站www.cleaninfo.com.
本站維權及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標的版權均屬中國工業清洗協會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中國工業清洗協會”。違反上述規定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 2.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 (非中國工業清洗協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僅為了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是為了商務使用,不代表本網觀點。因為有的新聞無法及時聯系到作者,若無意中侵犯了信息作者或信息所有者權益,請與我網站編輯部聯系(010-64429463),我們將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