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白鶴梁水下博物館 水下保護體如何清洗
1月12日起,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水下保護體開始進行2016年的首次清洗。

進入水壓較大的保護體內進行清洗并不簡單。潛水員進入水下工作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如何在水中進行清洗作業?水下清洗工作有何難度?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入館內一探究竟。
需要清洗哪些東西
為了讓游客能夠更加清晰地觀看這座“水下碑林”,專業人員每月都要對水下保護體進行清洗,耗時10天左右。
據工作人員介紹,水下保護體清洗內容包括:水下題刻上的水生物、水中沉淀物的吸塵處理。此外,還要清洗觀測窗玻璃,清理水中燈飾上的藻類生物。
入水前需做哪些準備
當日,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參觀廊道進口處,記者看見兩名工作人員在檢查潛水設施設備和潛水員供氣配置。
因水溫較低,重慶某打撈公司兩名具有專業資質的潛水員正在進行下水前的準備工作——穿好厚實的毛衣、加厚棉褲、厚厚的鞋襪,在將整個身體包裹嚴實后再穿上潛水服。此外,潛水員還需要在腰部四周增加相應的配重,以便控制在水中的浮力,也就是水對潛水員的向上作用力,并在檢查潛水裝具氣密性后進入潛水艙。
怎樣保證水下作業安全
潛水員進入潛水艙后,潛水控制臺還需要有兩名操作員。“我們主要是通過視頻設備,監控潛水艙內的情況,并通過對講機發出相應指令,以此保障水下工作安全。”中山艦打撈公司一負責人稱,待潛水員進入潛水艙后,便開始加壓,利用氣壓平衡原理,在艙內外氣壓平衡后,潛水艙門便自動打開,一名潛水員進入水下作業。
潛水員進入保護體后,首先打開排污閥門,利用排污軟管將保護體內的沉淀物靠水內外壓差自行排除。其次,用毛巾擦拭觀測窗及燈飾上的藻類生物。清理期間,如果發現燈飾出現故障,還要進行更換。
潛水員在水下工作
一般每次不超過1小時
“水越深,水壓越大,水下工作難度就越大,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潛水員況小峰介紹,他們每次水下工作時間,需根據實際水深進行調整。水深時工作時間要短些,水淺時工作時間則長些。一般情況下,每次水下工作不超過1小時,下一次水下工作須在24小時之后才能進行。
完成了規定時間的清洗工作后,潛水員便返回潛水艙,關閉潛水艙門,再由控制室的操作員進行逐步減壓,出水后等待出艙。記者注意到,每次潛水員在潛水艙等候減壓出艙的時間比在水下清洗的工作時間更長。包括潛水員的準備工作、下水工作以及等待出艙的時間在內,一般需要花費3個小時左右。
2016年01月14日 大渝網
本站維權及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標的版權均屬中國工業清洗協會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中國工業清洗協會”。違反上述規定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 2.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 (非中國工業清洗協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僅為了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是為了商務使用,不代表本網觀點。因為有的新聞無法及時聯系到作者,若無意中侵犯了信息作者或信息所有者權益,請與我網站編輯部聯系(010-64429463),我們將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