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從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疫情防控阻擊戰就牽動了每個人的心!戮力同心,抗擊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仍然是當前全國人民的重大任務!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工業清洗行業積極行動,主動投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前一階段,中國工業清洗行業心系疫情,勇擔責任、不遺余力。承擔疫情相關工作的企業基本沒有不停工,積極組織在崗員工穩定生產,生產型企業加班加點開足馬力保供防疫需要的原材料物資,服務型企業積極承擔洗凈消毒保障工作,堅決扛起疫情防控責任,全力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防疫形勢依然嚴峻,疫情未來發展態勢尚有諸多不確定性,國內輸入性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復學工作也面臨新壓力。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各地陸續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有序復工復產、保障企業員工安全成為了全行業大多數企業的重要工作。
協會黨支部黨員收到中組部“紅色收據”
近日,一張張印有中共中央組織部紅色印章的“捐款收據”由國資委黨委陸續送到自愿捐款的協會黨支部黨員的手中,引發熱烈反響。
一聲響應就是一份忠誠,一筆捐款就是一片愛心。2月底,協會黨支部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全體黨員紛紛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活動展現了協會黨支部黨員對黨忠誠、替黨分憂的政治本色,也充分體現了全體黨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心。
廣大黨員收到捐款收據時紛紛表示:這是一張特殊的“收據”,是廣大黨員自愿捐款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紅色見證。這張“紅色收據”彌足珍貴,一定會好好珍藏,讓它激勵我們不斷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封來自美德志愿者聯盟的感謝信
近日,四川華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收到了來自武漢美德志愿者聯盟發來的一封特殊的感謝信。這封感謝信雖然沒有任何官方格式及官方署名,但信的內容卻十分真誠、十分感人!
信中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各行各業的人們緊急投入這場嚴峻斗爭中,在防控疫情物質緊張的關鍵時刻,向美德志愿者聯盟伸出援助之手,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寶貴支持和幫助。”
“心相連,情相擁,愛相通。在疫情防控緊要關頭,感謝社會各界胸懷家國、播灑愛心、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為我們戰勝魔疫、共克時艱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盡管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們堅信:有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干部群眾團結拼搏的磅礴偉力,有社會各界的同舟共濟,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武漢的春天必將山花爛漫!在此,美德志愿者聯盟謹代表災區群眾向貴省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惟愿:疫情退去,春日歸來,山河無恙,你我平安!”
據悉,美德志愿者聯盟是一個因新冠疫情臨時集結的民間志愿者團隊,他們給予四川華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的感謝信也是在沒有任何官方格式及官方署名的情況下,呈上的一封發自內心的感謝信!
疫情以來,武漢封城之后,“在家躺著就是為國家作貢獻”的段子到處流傳,人們紛紛響應政府號召:“少出門、不出門”,呆在家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疫情防護工作。然而,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活躍于武漢市的大街小巷,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他們就是“武漢美德志愿者聯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災難面前,這群人不計報酬、不畏辛勞、義無反顧沖上前線,為守衛著這一方凈土出一份綿薄之力。于是,一群互不相識的人,開始為更多互不相識的人志愿服務。千萬通電話,無數次接力,他們把溫暖和關愛送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除此之外,美德志愿者工作人員還感謝四川華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間給予的信任,選擇他們成為愛心的接力棒,把愛和希望傳遞給疫區人民,讓大家多了一份希望和力量,守望相助,共克時艱!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以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而今我們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雖然疫情即將結束,但您的愛心之舉,將成為我們每個人心中一份永恒溫暖的力量!余生它將鼓舞我們,迎難而上,向陽而生,不懼風雨!
深海資訊:你們沖鋒一線,我們保障后方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西安深海凈化工程有限公司負責維保的項目之一,主要維保內容涉及血液科骨髓室、婦產科胚胎移植中心、24間手術室、急診 ICU、重癥醫學科以及消毒供應科等區域的凈化空調以及潔凈工作區域相關設備、設施的維修保養工作。
2020年2月10日,陜西省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孕婦在西安交大二附院經剖宮產分娩,母嬰平安。手術成功的背后是手術室相關人員巨大的付出與努力,他們是在安全之路保駕護航最不為人知團隊。其中深海公司作為院內維保單位,在分娩手術期間要保持手術室內負壓狀態至少3小時以上,維保人員接到命令后第一時間調試空調機組,一次次試運行,一次次壓差監測(保證壓差在-5pa~10pa),在排風口里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處理,術后更換回風口、排風口過濾器、高效過濾器,對所有途徑區域的設備進行消毒清洗更換,監測終末消毒后物表,做塵埃粒子等指標監測,確保手術室恢復正常運行。
自疫情發生以來,駐院維保人員始終堅持在一線同廣大醫護工作者并肩作戰,日復一日的檢查所有凈化空調機組、風機盤管、排風機、閥門、配電箱、變壓器、監控系統、網絡系統等所有設備及配件,確保各系統安全平穩運轉,保障前方醫護工作者的生命健康。
因醫院特殊的工作環境,維保工作需要錯峰進行,多數安排在夜間,更增加了工作難度,他們卻毫無怨言,勢要做好一線工作者的“后方保障團”。
“盡心盡力保安全,全力以赴保通暢”——交大二附院麻醉手術科對深海公司在疫情期間的維保工作表示了極大的肯定與感謝,一面錦旗是對深海運維部工作的支持,更是對深海維保人的鼓舞,我們將繼續努力做好醫院的運維服務工作!
江西省工信廳深入瑞思博現場核查管理創新工作
4月2日上午,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蔣文定, 企業指導處副處長余國堅、企業指導處干部李忠全調研組一行深入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對企業管理創新工作進 行現場核查;宜春市工信局局長何敏、副局長吳哲、指導科周小平(副縣級)科長,宜春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鄧寄鵬、副主任游明華、宜春經開區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局局長劉方洲、副局長舒勇軍等陪同調研。
會上,蔣文定副廳長一行認真觀看了江西瑞思博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宣傳介紹,仔細查閱了瑞思博2019年江西省創新示范企業申報材料與管理制度,并詳細詢問了瑞思博的發展情況。
瑞思博副總經理熊高生就本次管理創新項目所取得的成效進行了整體匯報,瑞思博在長達一年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項目實施中,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缺失,在“組織架構、薪酬激勵、績效管理、職級晉升、運營管控,人才發展”六大版塊中均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其中,績效考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中最核心、同時也是最難落地的版塊,一直以來成為各民營企業難以解決的痛點,瑞思博通過本次管理創新,從改變員工對績效考核管理的認知開始,完善了績效考核的流程,創新使用先進的考核工具,從而實現了對員工的自我激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績效考核的有效落地。本次管理項目的順利實施,讓企業在運營效率、運行成本、客戶滿意度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而為公司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這也充分說明了瑞思博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其他企業借鑒和復制。
蔣文定副廳長對瑞思博推進管理創新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表示肯定,希望公司進一步對管理實踐工作進行總結和提煉,讓瑞思博的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示范性和實效性。
最后,調研組一行參觀了瑞思博位于經濟開發區的新廠區,新廠區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在 2020年6月份竣工投產,瑞思博董事長易曉斌帶領調研組進行了參觀并作了詳細的介紹,調研組一行對瑞思博的戰略發展與產品給予了高度肯定。
一份來自福清市政府的表揚通報
近日,福清市政府發布了“關于對成功處置利比亞籍‘天才’號汽船丙烯泄露應急搶險工作參戰單位和個人予以表揚的通報”,福建省迅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因為在處置汽船丙烯泄露應急搶險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受到了書面表揚。
事件回放
2月10日16時,一艘裝載2400噸丙烯的利比里亞籍“天才”號貨船在福州市江陰港靠泊并準備卸貨時,發現其1號貨艙輸送泵出口處出現一道約3公分長的裂縫,導致氣體泄漏。丙烯介質為低溫、易燃易爆、有毒性,這成為“懸在福州市頭上的一顆定時炸彈”。
2020年2月12日晚,首次封堵作業后,泄漏點周邊被堵漏水泥和布料填充包裹,丙烯介質發生彌漫性多處泄漏,下方導流管有少量介質泄出,閥口有結霜。本次封堵作業對泄漏點周邊空間造成不可逆改變,大大降低了后續堵漏的可能性。
★ 臨危受命
時間緊迫,情況危急。接到緊急求援任務后,福建省迅達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福建迅達)顧不上疫情正在擴散蔓延的危險,立即安排專業救援隊伍趕赴江陰港,會同天津安固等其他公司的應急隊伍投入救援。
★ 策劃方案
2月14日,天津安固和福建迅達共10名技術人員到達現場,負責堵漏工作。技術隊員顧不得旅途勞頓,馬上登船對“天才”號泄漏點現場進行勘察,反復推演和完善,制定了利比里亞籍“GAS PRODIGY”輪船丙烯泄漏二次處置方案,提出了采用“多種耐低溫不固化的特制密封劑,由首次封堵作業預留的導流管向內注入特制密封劑,通過觀察注入后泄漏情況初步判斷方案可行性,有效則調整密封劑粘度繼續實施,直至泄漏消失”的應急處置方案,得到了現場指揮部領導和應急專家的認可。
★ 勇堵裂縫
2月17日清晨,海上風高浪急,寒風凜冽,天津安固和福建迅達的技術人員在做好疫情安全防護措施后,冒著生命危險,有條不紊地按照預定方案展開現場檢測,找到泄漏點,疏通上方導流管內堵塞物、對泄露點出口處結構進行測繪,對泄漏點上表面水泥結構進行平整修復;18日-19日加工制作夾具擋板對裂縫進行封擋加固,清理周邊雜物;20日-23日,技術人員分批次注入不同介質的密封劑,一邊注膠一邊觀察,隨著密封膠的固化,裂縫在逐漸地變小,……
★ 轉危為安
2月23日,經現場檢測,泄漏介質完全消失。天津安固和福建迅達的隊員們憑著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技術,克服了船艙狹小和海上環境不利作業的諸多困難和未知風險,經過5個晝夜連續奮戰,盡全力排除萬難,運用先進的帶壓堵漏技術和特制密封劑,取得封堵作業圓滿成功,為后續的船船過駁搶險作業創造了條件。
在3月1日20:00圓滿完成丙烯過駁作業任務后,這顆“定時炸彈”得以成功摘除。參戰的各相關單位帶隊領導終于露出了勝利微笑。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更是一場技術與靈魂的考驗!
當前,抗擊新冠肺炎戰疫的勝利曙光在望,讓我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堅持“必勝之心、責任之心、仁愛之心、謹慎之心”,堅持慎終如始,做好防疫工作、有序復工復產,攜手為抗擊新冠肺炎戰“疫”再加油,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本期素材截止到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