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測試,派發工單!”8月6日下午,隨著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無人機作業中心作業人員張博一聲令下,110千伏五星變大疆機場自主化巡檢機巢上的紅色狀態燈快速閃爍,頂蓋像翅膀般緩緩打開,第三代大疆無人機旋即騰空而起,按照預設航線在輸電設備間靈活穿梭,清晰的圖像與紅外成像實時在后臺大屏幕呈現。
坐落于江蘇宿遷市蘇宿工業園區的110千伏五星變,肩負著為園區可成科技、神龍家紡、光大環保等重點企業供電的重任,對電網設備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此次投運的大疆機場3自主化巡檢設備,可覆蓋五星變半徑3公里內的電網設備。其配套的毫米波雷達與高分辨率低光魚眼視覺傳感器,可實現導線級精準繞障,將輸電、變電、配電等所有地面電力設施的精細化巡檢、紅外測溫等工作納入“智慧視野”。相較于早期的單兵式無人機巡檢,效率提升2倍以上,為數智化電網運維工作加裝“天眼”。
從無到有,無人機巡檢領域更廣闊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縱深推進,以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為代表的電網科技運維設備在電網運維工作中快速推廣普及,相應的管理部門也應運而生。2024年8月27日,國網宿遷供電公司無人機作業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揭開了宿遷公司數智化電網運維新篇章。該中心設有管理人員2名、班組成員9名,承攬宿遷市縣區域內輸電、配電、變電等專業電網設備的無人機巡檢業務。“剛成立時,我們主要依靠單兵無人機開展工作,業務集中在輸電、配電線路的巡檢,相對單一。”張博指著身旁的單兵無人機設備回憶道。以輸電線路巡檢為例,受限于現場作業的轉場與往返時間,單兵無人機每天 8小時工作中,有效作業時間不足5小時,且需2名工作人員配合操作,設備效能難以充分釋放。而無人機自主化巡檢設備通過后臺工單智能派發,可實現全天候不間斷作業,在解放人力的同時,效率也大大提升。
無人機自主化巡檢設備效用的發揮重在選點。2025年5月,該中心參考專業部門需求,按照重要設備、重要客戶優先原則,在全市勘察選定32處電網設備裝設點。截至 7月底,已有6處機巢順利安裝,剩余機巢將在 8月底前全部“安家落戶”并投入運行。“現在,從±800千伏到10千伏全電壓等級電網設備,都有我們無人機作業的身影。今年8月底,宿遷市駱馬湖配電網高可靠性示范區的4座機巢也將全部投入使用,屆時,這個國家級5A文旅聚集區的用電安全與穩定,將得到更堅實的保障。”張博充滿信心地說道。
從量到質,無人機巡檢成效更彰顯
2025年5月21日清晨,張博接到變電修試一班班長沙淼的電話,反映110千伏洋北變1號主變油位異常,現場痕跡顯示存在漏油現象,但受設備帶電與觀察盲區限制,漏油點始終難以定位,請求無人機作業中心協助巡檢。中心迅速調度飛手開展排查,僅用時不到10分鐘,便精準鎖定了1號主變A相套管處的漏油點,為設備缺陷處理提供了迅捷有效的支撐。在應用場景更早的輸電設備巡檢上,無人機巡視的成效更為突出。2025年4月9日,中心數據處理人員劉國慶在對110千伏汪耿7H22線無人機巡檢數據校核時,發現線路21號塔地線掛點處U型螺栓螺母脫落,如不處理可能造成地線脫落引起線路跳閘,屬于危急缺陷。作業中心迅速上報,第一時間聯系到輸電運檢單位,輸電人員采取帶電消缺方案快速協調處置,4月10日14時05分缺陷順利消除。
2025年以來,該中心助力輸電專業完成桿塔精細化巡檢,累計覆蓋各電壓等級桿塔12150基,發現本體缺陷 11069處;為配電專業巡檢配電線路7000千米,排查出本體缺陷48899處;輔助變電專業完成2座變電站、28根高處避雷針的巡檢,捕捉到27處輕微銹跡。無人機作業中心這一雙雙“天眼”,為宿遷電網設備的安全運行織密了一道安全防護網。
從一到多,無人機應用場景更多元
無人機的作用不止于巡檢。通過掛載加裝設備,其作業類型正不斷拓展延伸。2025年4月2日,在220千伏雙義49A5/49A6線42號桿塔處,作業中心人員操控無人機攜帶沖洗設備,順利完成首次帶電噴水清洗絕緣子作業。相較于傳統的停電人工清洗,無人機帶電作業無需中斷供電,效率更是大幅提升,讓電網運維既安全又高效。除此之外,無人機紫外檢測、安全督查、通道正射巡檢、裝拆防墜落裝置等場景應用也相繼落地,展現出多元賦能的活力。?
“無人機多元化場景的應用,給我們中心的業務拓展也帶來了很大收益。”張博介紹道。今年5月,作業中心成功承接運河港配售電公司的輸電線路驗收巡檢業務,對運河港110千伏友盛I7L3線、110千伏友盛Ⅱ7L4線新建線路開展細致驗收,累計飛行40基桿塔,預計營收1.3萬元,讓“智慧翅膀”既服務支撐業務部門需求,也助力企業“飛高望遠”。
國網宿遷供電公司無人機作業中心成立一年以來,積極拓展外部應用場景,先后與宿遷東開配售電有限公司、古黃河公園等單位接洽,累計實施32項無人機巡檢業務,承攬金額合計達190.23萬元。豐富的應用場景、扎實的業務技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營收效益。
“無人機技術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我們將立足電力運維保障,在搶險救援、安全督查、三維建模等無人機前沿領域加快技術學習與應用,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插上數智化翅膀!”展望未來,張博充滿信心地說道。
來源:中國能源新聞網 時間:2025-08-15?
本站維權及免責聲明
- 1.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標的版權均屬中國工業清洗協會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中國工業清洗協會”。違反上述規定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侵權責任的權利。
- 2.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 (非中國工業清洗協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僅為了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是為了商務使用,不代表本網觀點。因為有的新聞無法及時聯系到作者,若無意中侵犯了信息作者或信息所有者權益,請與我網站編輯部聯系(010-64429463),我們將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