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 面對生產中一個個難題,一股水流、一個絲扣、一把扳手,都成為一線員工解決生產現場難題的工具。普通員工變身為創新大師,成為創新增效的主角。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聚焦高質量發展,開展全員創新活動,廣大員工積極開動腦筋,變問題為資源,化浪費為增效,各崗位員工的一項項小創新,為生產注入了不竭動力,成為績效提升的源泉。
一股高壓水流增效千萬元
“柔性的水,增壓后威力可大了,‘一股高壓水流’三個月創效一千多萬元!”井控部副經理劉兵笑著說。
在廢舊油管的清洗現場,一根根被堵塞的廢舊油管在“高壓水射流”的壓力推送下,油管中的堵塞物被推了出來,之后被自動送到高溫高壓清洗機上,三分鐘后,一根根嶄新的油管“走上”檢測臺,檢測合格后入庫,再被運送井場重新應用生產。
這是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利用“高壓水射流”、清洗盤活廢舊油管的一個掠影。
西北油田每年更換下來的各類廢舊油管約25萬根。這部分油管因各種礦物質粘附在油管壁,造成管內腐蝕變形、堵塞,棄之可惜。為了做好修舊利廢,緩解生產中油管供需矛盾,以往,都是用水煮和熱蒸爐的方法進行清洗,設備故障率高,成本高,周期長,效益不高。
負責油管清洗工作的劉兵,從高壓水流清洗汽車中受到啟發,用高壓水流沖射堵塞的油管,是不是比蒸煮清洗更有效?設想大膽提出,科學小心論證。利用高壓水流推動柱塞泵,加上特殊設計的水流噴嘴,產生高速水射流來清洗堵塞的油管,終于研制成功。于是,一股被冠名為“高壓水射流”的工藝走進了廢舊油管的清洗流程,不僅節能環保,還實現了高效,實施三個月來,已產生經濟效益1841萬元。